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
国道214线继红桥至三河公路改建工程
2、建设项目概况
国道214线继红桥至三河公路是G214线西宁—昌都—景洪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境内,路线起于迪庆州虎跳峡镇南8.2公里、金沙江东侧继红桥桥头,起点桩号K0+000(旧路桩号为K2151+300),东经:100°03′35.07″,北纬:27°09′32.58″。路线沿金沙江东侧南下,沿新修建大丽路连接线继续向南,行至石鼓镇北雄古交叉口处,沿现有G214旧路前行,过九河白族自治乡、甸头村、终点位于干磨河北侧的丽江-大理界。
推荐路线方案全长70.356km(其中主线62.295km、连接线8.061km),有效里程53.165(主线扣除完全利用段17.191km),为改扩建道路。
项目推荐方案全线估算总投资合计为28758.9530万元。本项目前期工作拟在2014年全部完成,2015年初全面开工,2016年竣工,建设期2年。
二、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施工期
(1)环境空气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扬尘、粉尘和沥青烟污染。
(2)声环境
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爆破及汽车运输等作业。施工噪声对沿线噪声敏感点影响较大,属短期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
(3)水环境
施工期开挖废渣、淤泥、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堆放、桥梁施工、混凝土拌和场及构件场生产废水、机械的修理、维护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水、施工生活区的生活污水等对地表水环境产生影响。
(4)固体废物
施工挖方43.62万m3。表土运送至规划的临时表土堆场堆存,用于将来后期绿化覆土使用。道路区永久弃渣16.69万m3,全部运至工程规划8个弃渣场内。
施工期对弃渣场及表土临时堆场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围挡、截排水及覆盖措施后,施工期固废对环境影响小。
2、运营期
(1)环境空气
经类比分析,运营期公路沿线NO2小时平均浓度值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汽车尾气对敏感点空气环境影响小。
(2)声环境
运营中期噪声预测超标点有35处,超标范围0.5~15.2dB。
(3)水环境
全线不设置服务区、养护工区、收费站等。无废水外排。
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措施
1、施工期
(1)环境空气
粉状物料堆放、装卸及转运等过程中加盖篷布;沥青拌合站设置在居民点下风向,且距离不小于300m;施工场地、过敏感点路段定期洒水降尘。
(2)声环境
尽量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
(3)水环境
施工过程做好路基开挖作业面、料场的水土保持工作;合理选择施工物料的堆放场地,不得在水体岸边堆放;施工废水须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产生的开挖土石方、桥梁钻渣和淤泥及时清理运至弃渣场处置;施工生活区生活污水经集中收集后用作施工场地洒水抑尘。
(4)固体废物
工程沿线设弃渣场8处。弃渣场、表土堆场选址避开水体及居民点,不占用基本农田及公益林;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运至附近乡镇垃圾处理站处置。
2、运营期
(1)环境空气
加强公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严格执行汽车排放车检制度。
(2)声环境
对运营中期噪声预测超标的35处敏感点采取设置通风隔声窗的方法减缓噪声影响。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国道214线继红桥至三河公路改建工程在认真落实国家和云南省相应环保法规、政策,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拟建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查阅期限为10月29日至11月11日。国道214线继红桥至三河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简本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为本工程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代表,主要事项是征求工程附近公众对本工程建设的态度以及对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公众可通过传真、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机构实名反馈意见,并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必要时回访。
七、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丽江市交通运输局
联系人:和祖明
联系电话:13988888217
传 真:0888-5103667
E-mail:44582255@qq.com
通信地址:丽江市古城区安通路中段
邮政编码:674100
评价机构: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田工
联系电话:010-87162828
传 真:010-87162828-838
E-mail:tf113416@163.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盛南街9号
邮政编码:100176
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29日